Eric 今日美政
美国大选例来有所谓十月惊奇的说法,就是说到投票前一个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原本微妙的政治平衡最终选择了倒向一方。2016 年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事件,爆发在当年的十月底,也就是大选投票前的第 11 天。这被认为是希拉里输掉了选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本次大选,刚刚进入十月,选情就迎来了一个重磅炸弹:美国国际码头工人协会宣布开始大罢工。
这不是一件小事。国际码头工人协会 ILA 控制着美国和加拿大的东海岸,包括五大湖地区的全部航运码头。ILA 这次罢工所涉及的人数高达 25000 名码头工人,他们管理着每年大约 4000 亿美元的进出港口的物资。密歇根大学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米勒教授说,如果罢工持续一周或以上,将会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彭博社的估计是,如果罢工持续一周,那么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达到 75 亿美元。摩根大通的估计则是说,如果罢工持续,每天给美国造成的损失,达到 40 -50 亿美元。其中最可怕的是,供应链的扰动会很快反应在物价上。美国政府好不容易压下来的通胀,在罢工的威胁下,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而民主党人的选情,也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首先我们来说,为什么 ILA 要宣布罢工呢?这是因为 ILA 和资方,也就是美国海运联盟 USMX 的工资合同,到今年 9 月 30 日到期。按规定双方就要签署新的工资合同。而这一次,ILA 提出的工资涨幅高达 77%。ILA 和 USMX 的合同是六年签署一次,一次管六年。也就是说 ILA 要求在 6 年内,将工资上涨 77%,这意味着平均每年上涨 10% 的水平。看上去 ILA 的要求比较过分。
但 ILA 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在过去的将近 50 年里,ILA 都没有进行罢工,而他们年平均工资的涨幅,只有不到 3.7%。这个水平基本上和美元贬值,或者说年平均通胀率是持平的。换句话说,在近 50 年的时间里,ILA 码头工人的工资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长。
但于此相对的是,资方 USMX 的利润,则从 50 年前的数百万美元,直线上升到数十亿美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由于供应链被扰动,航运价格直线上升。USMX 所代表的资方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鉴于此,码头工人提出要求资方分享利润,也有自己的道理。
那么现在东海岸码头工人的收入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根据上一份工资合同,码头工人的起薪是 20 美元/小时;之后每年有相应的上涨,工龄达到 6 年以上,最高工资为每小时 39 美元。这个工资稍高于美国工人的时薪中位数。但码头工人有大量的加班机会,尤其是在目前处于港口繁忙阶段。所以一般来说,一个码头工人可以拿到 10 万左右的年薪。不过,东海岸码头工人的薪资比西海岸要低得多。西海岸码头工人属于另一个不同的独立工会,他们在 2023 年新的薪资谈判合同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每小时 46 到 52 美元的时薪了。东海岸的码头工人只有每小时 39 美元。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单从码头工人的收入来说,并不算低;但是这个行业的利润也非常高,因此作为双方合作,工人一方要求资方分享更多的利润,也是合情合理的。简单说,工人工资上涨的速率,和资方盈利增长的速率基本持平,是一个比较公允的解决方案。
在下一个六年的合同中,USMX 开出的条件是在六年内上涨 50%,而工会一方则要求上涨 77%。而双方无法达成一致。10 月 1 日,ILA 发起了整个东海岸包括墨西哥湾的所有港口工人的大罢工。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来看看白宫的态度了。

拜登政府一般被看作是一个比较支持工会运动的政府。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的时候,拜登总统亲自穿着蓝色工装在工人集会上喊话的照片?但是,拜登政府也不是一个盲目支持工人行动的政府。在 2022 年发生的美国铁路劳资纠纷中,拜登就召集了总统紧急委员会,宣布罢工在发起之前必须有 30 天的冷静期。
这里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处理罢工运动的逻辑。如果是经济局域方面的问题,比如汽车工人罢工,拜登往往会支持工人一方。而如果是涉及到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稳定性的时候,比如铁路工人罢工,拜登就会相当谨慎。
美国政府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反工会的政府。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工会人员人数,从 50 年代的 35% 劳动人口,下降到现在几乎不到 10%。美国政府手上有一张王牌,那就是 Taft–Hartley Act。这是在 1947 年通过的一项联邦法律。这项法律对工人罢工提出了严苛的条件。其通过的背景是 1946 年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获得了胜利,控制了参众两院。这是共和党在小罗斯福时代之后第一次在议会夺得多数党席位。虽然当时的杜鲁门总统反对这一法案,但最终这一法案还是通过了。这一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在认为必要的时候,认为美国的公共卫生和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下达总统禁令来阻止罢工的发生。
所以美国政府,无论是拜登总统,还是里根总统,他们在禁止罢工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塔夫脱法案,但工会心里清楚,政府可以随时剥夺他们的罢工权力。工会的领导人每次发起罢工的倡议,其实都冒着巨大的政治压力,甚至是面临违法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罢工的发生频率在近代历史中迅速下降的原因。在 1970 年,涉及 1000 名工人以上的罢工事件有 381 起,而到了 2022 年,则仅有 23 起了。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工人工资长期得不到实质性的增长,而美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却一骑绝尘,远远拉开了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工人的集体谈判权被严重削弱了。

我们说回到这一次码头工人的罢工。这实际上给拜登政府出了一道难题。因为如果拜登像处理 2022 年铁路劳资纠纷时候那样偏袒资方,民主党将失去更多工人的选票。而如果拜登一味支持工人,让罢工真的发生并且延续,那么美国经济会遭到打击,物价会再次上涨,同样不利于民主党的选情。这真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
拜登政府对于这次罢工,有很好的准备。从进入 9 月份开始,拜登就要求自己的华裔劳工部长 Julie Su 密切和 ILA 工会沟通。Su 是哈佛毕业的法律学博士,她曾经代表工人进行过多次诉讼,被认为是工人阶层值得信任的人。因此 Su 和工会领导人的沟通是积极和顺畅的。
在工会宣布如果谈判不成就要罢工的时候,拜登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塔夫脱法案来禁止工人罢工。他只是督促双方进行有诚意的对话。这使得拜登承受了一部分政治压力,甚至民主党中也有一些人认为拜登的这个表态过于亲近工会。但是我前面说过,这个时候用政府禁止罢工的权力来威胁工会,显然是不聪明的。因为这可能反过来激发工会的过度反应,造成事态扩大,同时也不利于民主党的哈里斯获得更多工人的支持。
所以拜登一方面安抚工人,另一方面派出劳工部长 Su 和工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派出曾经担任过美联储副主席的 Lael Brainard (她目前担任白宫首席经济学家)和资方,也就是 USMX 沟通。同时交通部长 Pete Buttigieg 也积极从中斡旋。
这些关键人物相互是如何沟通的,这我们不得而知。一开始,资方 USMX 的态度相当强硬,他们表示要起诉工会领导人,而且工会领导人还遭到一些不明来源的安全威胁。但是到了 10 月 3 日凌晨 5:30 分,白宫办公厅主任 Jeff Zients 齐恩茨,邀请了劳工部长苏,交通部长 Buttigieg 和 USMX 的高管进行了视频会议。Zients 很强硬地对 USMX 董事们说,再过一个小时,他就将向拜登总统汇报,说 USMX 董事会将会同意提高工资报价。董事们很吃惊,说我们没有这个打算。但 Zients 坚定地说,不,你们会同意的。
Zients 在视频会议中说:“我需要你们今天就给出新的报价,不是明天,而是今天。我将在一小时内向总统回报,我相信你们今天可以做成这事儿。”
果然,这次电话会议之后不到 12 个小时,USMX 和 ILA 达成了临时协议。在双方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就地还钱差距的基本上正当中,双方达成了协议。USMX 的最初报价是涨 50%,而 ILA 最初要价是涨 77%,正中间,基本上就是 62%,这就是双方最终达成的工资涨幅的协议。其他还有一些次要的条款,双方答应在大选之后的 1 月份再来协商。
拜登政府和民主党成功地度过了一劫。这次短暂的罢工只经历了满打满算三天,没有给美国的经济造成可见的影响。这也是拜登政府比较成功的一次劳资双方纠纷的协调。从这个角度来说,拜登政府中的官员,个人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华裔劳工部长苏,在去年西海岸码头工人的劳资谈判中,也是苏部长积极协调之后,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罢工。应该说,美国的政府官员在协调各方利益这方面,民主党政府的官员有更好的灵活性和伸展性。不像共和党那样对工会采取仇视的态度。在整个川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和工会的关系都是高度紧张的。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共和党人执政,或者说川普执政期间,恐怕很难有今天这样丝滑的结局。
Eric
佩服拜登政府解决难题的能力。 还有Julie Su, 希望她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