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今日美政2
  • Home
    • 支持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书推荐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今日美政
    • TagCloud
  • 生命3.0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 法哲推介
  • 读书分享
    • 发现文明——苏三的《文明学》
    • 解放的悖论
    • 21世纪的21堂课
  • 其他专栏
    • Music
    • Nancy Weekly
    • 美国制宪风云
    • 名家讲坛
    • 北美经纶
    • 今日加政
    • 睿眼历史
  • 会员
    • 关于续费
    • 会员分享
    • 会员分享投稿
    • 创建快捷键
今日美政2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002爱拉斯莫的生活与思想之一 人文主义传统

Posted on 10/13/202410/18/2024

流畅版

问:人文主义、人道主义这些词,我们经常听到也用到。但似乎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你能给听友们谈谈这个问题吗?

答:好的。我们要讨论欧洲思想文化就离不开这两个词。但是这两个词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们说的人文这个词,它来自拉丁语humanitas,但它是从古希腊的文化教育的内容生发出来的字。英国学者、牛津大学副校长布洛克认为,这个词是西塞罗用起来的。而人道主义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humanisme,是在研究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时出现的一个变体。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系统,后者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立场和态度。可以说,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是展开讨论的论域有区别。当我们的关注点是在叹息千年衣冠文物不保,我们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当我们说仁者爱人,我们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问题。今天,我们只讨论人文主义。但在后面人道主义就一定会渗透进来。

在古希腊,一个有求知兴趣的人,一定要学习七艺,也就是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是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科目。这些科目都是围绕着如何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人而设立的。西塞罗用humannitas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其核心是强调知识一定要和人的品性相连,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知识与人的道德是完全脱钩的。有许多知识变成技术,直接就用来残害人,比如纳粹组织建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焚尸炉,《1984》年中的那些监视屏幕,中国大陆的防火墙,等等。

问:那么文艺复兴就是要重新发扬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传统啦?

答:简单说,可以这样看,但其实问题要复杂得多。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文艺复兴称之为14-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谓复兴,讲的就是对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传统的复兴。一说起文艺复兴,大家自然就会想到意大利。其实,当时西欧各国都卷入这场运动,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作品出现。我们下面会讲到他们。不过,文艺复兴最早确实兴起于意大利。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彼得拉克。他和但丁、薄伽丘被称为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但丁用《神曲》这部长诗,把地下的现实搬到天上,给形形色色的现世人物安排了在另一个世界的不同位置,地狱、炼狱、天堂。薄伽丘则用一部《十日谈》对天主教人物嘲笑讽刺得无以复加。而彼得拉克则用三百多首十四行诗,尽情讴歌爱情。那些诗写得真是刻骨铭心哪!但是彼得拉克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儿,他到处旅游,在各地的修道院中寻找收集希腊罗马时代哲人的手稿,比如西塞罗的通信就是他在一个小修道院里发现的。他仔细阅读这些古代文献,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所以他对中世纪教会垄断和埋没这些典籍很愤怒,说,那是一个“黑暗时代”。但是现代许多历史学家已经不赞成黑暗时代这个提法,因为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中世纪并不是一个空白时代,它给人类思想文化的贡献相当大。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并没有一个绝然的断裂。布洛克认为,“中世纪能够从古代经典中取其所需,正是因为他们与古代社会之间没有分割感。但是不论他们从古人那里拿来什么,他们都把拿来的东西,融化在他们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体系之中,改变了这些东西的原来含义,使之适应这一体系。只有到了彼得拉克和14-5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古人的世界才开始被看作是一种凭其自身价值而单独存在的文明”。

问:彼得拉克有很长时间生活在法国吧?

答:是的。他们家是佛罗伦萨的显贵,但是当时佛罗伦萨的政治斗争相当激烈,分白党黑党,打得你死我活。彼得拉克一家和但丁都是站在白党的立场,结果黑党获胜,掌了权,于是彼得拉克一家和但丁同时都被放逐。彼得拉克就到了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当时法王菲利普四世把教廷搬到了阿维尼翁,所以彼得拉克就在教廷里服务。其实他是浪迹四方,在法国南方古老的教堂中查找古迹。1327年4月6日,他在阿维尼翁的圣吉拉雅教堂,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少妇劳拉。其实这位少妇头戴面纱,彼得拉克连模样都没看清,却把她想象成自己心中的女神,为她写了上百首情诗。但这也就是惊鸿一瞥,彼得拉克再没有见过劳拉,直到1348年他得知了劳拉的死讯,悲伤不已。我给听友们读一首彼得拉克写给劳拉的诗,听友们可以体会一下文艺复兴时代那些人文主义者的情怀:

我急切地等待着她的出现
她也仁慈地答应与我见面
现在已经过了约会的时间
我实在不想再把自己欺骗。
是什么树荫如此残酷
把即将成熟的果子沤烂?
是哪一堵墙挡住了收获的手
难道有野兽进了我的羊圈
噢,我不知道但我明白
为使我更加痛苦不堪,爱情
允许我一个甜蜜的诺言
我读过不少书,记住一句格言
在一个人死亡之前,切不要说他幸福
千万!千万!

彼得拉克所用的这种诗体,就是欧洲诗歌宝库中最常见的一种诗体,十四行诗。这种诗体原出于普罗旺斯的一种短歌sonet,所以有人把它翻成“商籁体”。这种诗体有一个固定的格式,用韵也有规则,和我们古代的律诗有相同之处。

问:人文主义传统中,思想理论和艺术创造似乎密不可分?

答:你看得很准。因为在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大哲学家往往把诗、戏剧、音乐都看成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前面讲的人文七艺中,音乐、修辞都在其中。苏格拉底曾说,他做梦都相当音乐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第八章,全是谈音乐。这一点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兴盛,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彼得拉克是个大诗人,但他还写许多著作,有哲学、宗教、传记、格言。但丁是个大诗人,但他也写政治学著作,他有一部《帝王论》Monarchia,就专门讨论什么是好的统治者。更不要说亚尔贝蒂Alberty 这个人,他是人文主义学者,他又是个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而且他写了一部谈绘画和建筑的书,是美术理论的奠基之作。大家都熟知的达芬奇,那更是一位超级全才,他不仅是大画家,还是科学家、工程师,现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武器,比如坦克、自行火炮、直升飞机。达芬奇早就发现了它们的运作原理,并且有他自己的设计。米开朗基罗不仅是大画家、大雕塑家,他也是一位大诗人,他有一部十四行诗集,那诗也是百转千回,让人低吟不止。人们一提文艺复兴,脑子里先浮现的肯定是意大利。这也难怪,因为世界上研究文艺复兴的最权威著作是瑞士大学问家布克哈特所作,他的名著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部书称得上是博大精深,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就是关于文艺复兴的标准读本,所以会造成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的产物这个印象。但是下次,我们要先离开意大利的阳光,去浓雾弥漫的北方低地国家巡游一番。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同类标签文章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109)

近期文章

  • 美日建立新联系? 10/29/2025
  • 加拿大要出大四了? 10/27/2025
  • 109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大宪章之前的英国概况之四伽亚城堡的陷落 10/26/2025
  • 108-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大宪章之前的英国概况之三-狮心王-理查与-软剑王-约翰 10/25/2025
  • 萨科齐贪腐案详解 10/22/2025

分类

  • Music (241)
  • Nancy Weekly (89)
  • Uncategorized (20)
  • 今日加政 (31)
  • 今日美政 (1,097)
  • 会员分享 (13)
  • 北美经纶 (28)
  • 名家讲坛 (248)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109)
  • 环顾 (26)
  • 睿眼历史 (50)
  • 美国制宪风云 (19)
  • 读书分享 (201)
    • 21世纪的21堂课 (78)

近期评论

  • Eric Potter 发表在《审判夏娃!》
  • adadaiyun 发表在《审判夏娃!》
  • YG 发表在《美日建立新联系?》
  • gangzhu 发表在《加拿大要出大四了?》
  • Charles H 发表在《加拿大要出大四了?》
  • Eric Potter 发表在《审判夏娃!》
  • mc303517@gmail.com 发表在《审判夏娃!》
  • Eric Potter 发表在《审判夏娃!》
  • Leo 发表在《世界金融的底层改变》
  • adadaiyun 发表在《审判夏娃!》
2025 年 10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9 月    

归档

  • 2025 年 10 月 (18)
  • 2025 年 9 月 (20)
  • 2025 年 8 月 (19)
  • 2025 年 7 月 (22)
  • 2025 年 6 月 (28)
  • 2025 年 5 月 (27)
  • 2025 年 4 月 (25)
  • 2025 年 3 月 (30)
  • 2025 年 2 月 (25)
  • 2025 年 1 月 (29)
  • 2024 年 12 月 (24)
  • 2024 年 11 月 (28)
  • 2024 年 10 月 (33)
  • 2024 年 9 月 (29)
  • 2024 年 8 月 (33)
  • 2024 年 7 月 (24)
  • 2024 年 6 月 (24)
  • 2024 年 5 月 (26)
  • 2024 年 4 月 (19)
  • 2024 年 3 月 (25)
  • 2024 年 2 月 (24)
  • 2024 年 1 月 (25)
  • 2023 年 12 月 (21)
  • 2023 年 11 月 (22)
  • 2023 年 10 月 (24)
  • 2023 年 9 月 (24)
  • 2023 年 8 月 (30)
  • 2023 年 7 月 (48)
  • 2023 年 6 月 (44)
  • 2023 年 5 月 (49)
  • 2023 年 4 月 (38)
  • 2023 年 3 月 (47)
  • 2023 年 2 月 (43)
  • 2023 年 1 月 (50)
  • 2022 年 12 月 (49)
  • 2022 年 11 月 (49)
  • 2022 年 10 月 (47)
  • 2022 年 9 月 (60)
  • 2022 年 8 月 (54)
  • 2022 年 7 月 (45)
  • 2022 年 6 月 (51)
  • 2022 年 5 月 (49)
  • 2022 年 4 月 (49)
  • 2022 年 3 月 (51)
  • 2022 年 2 月 (54)
  • 2022 年 1 月 (53)
  • 2021 年 12 月 (70)
  • 2021 年 11 月 (81)
  • 2021 年 10 月 (68)
  • 2021 年 9 月 (71)
  • 2021 年 8 月 (68)
  • 2021 年 7 月 (38)
  • 2021 年 6 月 (40)
  • 2021 年 5 月 (26)
  • 2021 年 4 月 (22)
  • 2021 年 3 月 (21)
  • 2021 年 2 月 (17)
  • 2021 年 1 月 (24)
  • 2020 年 12 月 (10)

标签

社会分析 (423)世界外交 (363)music (226)法哲推介 (198)发现文明 (118)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109)财经科技 (106)竞选消息 (95)去年的今天 (89)Nancy Weekly (88)政党斗争 (82)抗疫基建 (50)睿眼历史 (44)生命3.0 (38)丑闻曝光 (31)北美经纶 (22)国家安全 (21)环顾 (20)美国制宪风云 (19)延林视角 (19)最高法院 (18)解放的悖论 (18)堕胎控枪 (18)种族问题 (16)秦晖 (11)张千帆 (10)会员分享 (10)经史之间 (7)自由的基因 (6)加拿大大选 (6)杜延林 (6)思想操练公众号专辑 (5)
©2025 今日美政2 | Powered by Superb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