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今日美政2
  • Home
    • 支持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书推荐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今日美政
    • TagCloud
  • 生命3.0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 法哲推介
  • 读书分享
    • 发现文明——苏三的《文明学》
    • 解放的悖论
    • 21世纪的21堂课
  • 其他专栏
    • Music
    • Nancy Weekly
    • 美国制宪风云
    • 名家讲坛
    • 北美经纶
    • 今日加政
    • 睿眼历史
  • 会员
    • 关于续费
    • 会员分享
    • 会员分享投稿
    • 创建快捷键
今日美政2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038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 约翰.加尔文第二节 在动荡中求学和重新思考的加尔文

Posted on 02/22/202501/13/2025

流畅版

「提要」加尔文在巴黎刚刚踏入学问的精英圈子,却被父亲强迫转变了方向,放弃神学,改学法律。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抓紧一切时机,用各种知识丰富自己。那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大学者。

问:加尔文1528年突然中断在巴黎的学业,离开了巴黎,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他父亲和努瓦永的教会发生了冲突,教区要剥夺他的律师地位,而他则拒绝将手中的文件交给教会。在这场冲突中,加尔文的父亲意识到要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让儿子学一门有用的专业,好过在神学的教条中死啃书本。于是,他让加尔文放弃在巴黎的神学课程,而去奥尔良学习法律。加尔文回忆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父亲送我去读神学,但后来他认为从事法律的职业可以致富,于是改变主意,让我转学法律”。加尔文听从父亲,从巴黎转到奥尔良大学法学院,这是当时欧洲最好的法学院。听友们可能还会记得,拉波哀西就是这个法学院的学生。加尔文是个极勤奋的人,在别的学生享受卢瓦河谷美丽的景色和好酒美食之时,他却在发奋学习,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的觉,苦背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结果很快他就在教授不在的时候,替教授给同学们上课。在学习法律时,他碰到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希腊文教授沃尔莫,这是一位路德的信徒,加尔文向他学习希腊文,同时也从他那里接受了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经典的 解释。应该说,自加尔文涉足宗教思想领域,他受到的强大的影响,就是路德的思想。1531年,加尔文的父亲去世了,这时他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前途。当时他下决心要做一名渊博的学者。他回到巴黎,苦读希腊、拉丁古典,他出的第一部书是对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著作的注释。我们在前面介绍蒙田时,曾经给听友们介绍过古罗马斯多葛学派,这位塞涅卡就是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表。

问:古罗马最著名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是信奉斯多葛派的吧?

答:是的。他那部脍炙人口的《沉思录》,就是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作。加尔文从罗马古典入手,来开始他的精神拓展,这一点很有趣儿,后面我们会看到斯多葛派的影响会悄悄渗入他在日内瓦建立的那个清教王国。加尔文出这本书的时候,才22岁。书中他引用了66位拉丁学者的著作,和22位希腊作家,却仅仅在不重要的地方引用了3处《圣经》。显然那时,他对天主教神学的传统,并不那么热衷。他感兴趣的神学理念是路德宗,是宗教改革的新思路。当加尔文回到巴黎时,他的朋友尼古拉·科普做了巴黎大学的校长。他公开在巴黎这个天主教大本营宣扬马丁·路德的思想,在一次演讲中,科普像路德一样讲到“因信称义”,讲到上帝救赎人类所白白送给人的恩典,并且引爱拉斯莫的话,批评天主教会。那些索邦大学的神学教授立即感觉到,他们的信条受到了威胁,于是他们向法王告状,要求惩罚科普。有趣儿的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篇演讲是加尔文帮助科普起草的。一天,科普正要去议会回答问题,突然收到一位议员的密信,让他赶快逃跑,因为议会已把他当作异端,要抓他。科普赶紧化了妆,逃跑了,法警们就又赶去抓加尔文。结果他的同学们用床单把加尔文从窗户吊出去,让他逃跑。结果加尔文从一个好学生,莫名其妙成了一个被通缉犯。其实,新教的信仰在他心中已培植了多年。他自己谈这段精神变化时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享受写作的安宁。过一种自由而有名誉的生活。我已经开始追求走自己的道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义传开了,这不是要带我们离开基督教信仰的教义,而是将我们带回到基督教信仰根基的教义。是要除去渣滓,回到当初纯洁的教义,这像一道亮光照亮了我。我这才发现自己曾经陷入一个充满谬误的泥潭,我立即下定决心,致力于上帝的道路”。这段话清楚表明了加尔文的决定性的转变。他的传记作者凡·赫尔斯马断言,“那个未来的神父、律师、学者约翰·加尔文已不复存在,此时站立着的是基督耶稣的仆人加尔文”。

问:看来加尔文是个很决断的追求信仰者。

答:你看得很准,这个性格反应了他所创立的加尔文宗的性格,这我们留到后面再谈。先说加尔文逃出巴黎的事儿,它被法朗索瓦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知道了,这位公主是新教徒的保护者,结果她出面为加尔文求情,让他回到巴黎,还亲自接见了他。1534年,加尔文见到了法国最早宣扬路德宗教改革的老教授勒费弗尔,他告诉加尔文,想改造旧的天主教会是不可能的,需要完全遵从耶稣基督的教诲,寻求与上帝的直接交流,这样建立起的信仰,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信仰。于是加尔文下定决心,彻底放弃在家乡教会的有薪神职,他告别了家乡努瓦永,从此再没有回过家乡。那时,信仰新教需要极大的勇气。加尔文和一些新教的教友只能靠暗号接头,秘密聚会,还要时常躲避警察的追捕。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一天加尔文与一个叫塞尔维特的西班牙人约会,这个人相当的自信狂妄,号称只有他掌握着基督教的真理。加尔文化妆到了约会地点,塞尔维特却没来。听友们要记住这个人,后来他和加尔文有一场生死搏斗。当时天主教把新教判作异端,而根据教会的法律和当时的风尚,异端基本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上火刑架烧死。所以加尔文被迫逃往德国,在逃亡途中,他开始写作那部不朽之作《基督教要义》,为了让法国的新教徒拥有信仰自由,加尔文把这本书献给了法王法朗索瓦一世,他写给法王的献词,像一篇大义凛然的信仰自由宣言,他说,他要辩护的这个教义,其重要性堪比法王的王冠。他要告诉国王,新教信仰的真理是什么,他说,“我看到您的王国里的一些恶人,发出狂怒,使这片土地上竟容不下真正的教义,于是我以为当尽上薄力,在将这些教导写给他们的同时,也向陛下坦承我的信仰。我们相信,认识独一的真神,和他所派来的耶稣基督,就是永生。正因为这一盼望,我们中间的人,被铁链所捆,被皮鞭抽打,被残酷的折磨,不得不逃亡”。

问:信仰的力量真是惊人,加尔文对国王完全没有畏惧之意。

答:是的,我们看欧洲思想文化的精神力量,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个信仰有时并不特指某一种宗教,而是相信人的精神生活的价值。在欧洲传统中,正是这种对精神价值的信仰,使人成为世界的中心,发展出一整套人的自由、人的权利的学说。这是欧洲思想文化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下面再慢慢地谈。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同类标签文章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97)

近期文章

  • 柯克刺杀案后续 09/15/2025
  • 097文艺复兴巨人的时代 马基雅维利 思索统治术的人之二 以古典思想反思现实政治 09/14/2025
  • 096文艺复兴巨人的时代 马基雅维利 思索统治术的人 他的两面性 09/13/2025
  • 查理柯克刺杀案 09/12/2025
  • 海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09/10/2025

分类

  • Music (241)
  • Nancy Weekly (89)
  • Uncategorized (21)
  • 今日加政 (30)
  • 今日美政 (1,082)
  • 会员分享 (13)
  • 北美经纶 (28)
  • 名家讲坛 (248)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97)
  • 环顾 (26)
  • 睿眼历史 (50)
  • 美国制宪风云 (19)
  • 读书分享 (200)
    • 21世纪的21堂课 (78)

近期评论

  • gangzhu 发表在《海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Eric Potter 发表在《海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Leo 发表在《海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Eric Potter 发表在《中国周边环境改善?》
  • 路遥 发表在《中国周边环境改善?》
  • Eric Potter 发表在《乌东为啥亲俄罗斯?》
  • Jeanzhou 发表在《乌东为啥亲俄罗斯?》
  • Eric Potter 发表在《中国周边环境改善?》
  • Leo 发表在《中国周边环境改善?》
  • YG 发表在《中国周边环境改善?》
2025 年 9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 8 月    

归档

  • 2025 年 9 月 (11)
  • 2025 年 8 月 (19)
  • 2025 年 7 月 (22)
  • 2025 年 6 月 (28)
  • 2025 年 5 月 (27)
  • 2025 年 4 月 (25)
  • 2025 年 3 月 (30)
  • 2025 年 2 月 (25)
  • 2025 年 1 月 (29)
  • 2024 年 12 月 (24)
  • 2024 年 11 月 (28)
  • 2024 年 10 月 (33)
  • 2024 年 9 月 (29)
  • 2024 年 8 月 (33)
  • 2024 年 7 月 (24)
  • 2024 年 6 月 (24)
  • 2024 年 5 月 (26)
  • 2024 年 4 月 (19)
  • 2024 年 3 月 (25)
  • 2024 年 2 月 (24)
  • 2024 年 1 月 (25)
  • 2023 年 12 月 (21)
  • 2023 年 11 月 (22)
  • 2023 年 10 月 (24)
  • 2023 年 9 月 (24)
  • 2023 年 8 月 (30)
  • 2023 年 7 月 (48)
  • 2023 年 6 月 (44)
  • 2023 年 5 月 (49)
  • 2023 年 4 月 (38)
  • 2023 年 3 月 (47)
  • 2023 年 2 月 (43)
  • 2023 年 1 月 (50)
  • 2022 年 12 月 (49)
  • 2022 年 11 月 (49)
  • 2022 年 10 月 (47)
  • 2022 年 9 月 (60)
  • 2022 年 8 月 (54)
  • 2022 年 7 月 (45)
  • 2022 年 6 月 (51)
  • 2022 年 5 月 (49)
  • 2022 年 4 月 (49)
  • 2022 年 3 月 (51)
  • 2022 年 2 月 (54)
  • 2022 年 1 月 (53)
  • 2021 年 12 月 (70)
  • 2021 年 11 月 (81)
  • 2021 年 10 月 (68)
  • 2021 年 9 月 (71)
  • 2021 年 8 月 (68)
  • 2021 年 7 月 (38)
  • 2021 年 6 月 (40)
  • 2021 年 5 月 (26)
  • 2021 年 4 月 (22)
  • 2021 年 3 月 (21)
  • 2021 年 2 月 (17)
  • 2021 年 1 月 (24)
  • 2020 年 12 月 (10)

标签

社会分析 (417)世界外交 (356)music (226)法哲推介 (198)发现文明 (117)财经科技 (105)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97)竞选消息 (95)去年的今天 (89)Nancy Weekly (88)政党斗争 (82)抗疫基建 (50)睿眼历史 (44)生命3.0 (38)丑闻曝光 (31)北美经纶 (22)国家安全 (21)环顾 (20)美国制宪风云 (19)延林视角 (19)最高法院 (18)解放的悖论 (18)堕胎控枪 (18)种族问题 (16)秦晖 (11)张千帆 (10)会员分享 (10)经史之间 (7)自由的基因 (6)加拿大大选 (6)杜延林 (6)思想操练公众号专辑 (5)
©2025 今日美政2 | Powered by Superb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