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今日美政2
  • Home
    • 支持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书推荐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今日美政
    • TagCloud
  • 生命3.0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 法哲推介
  • 读书分享
    • 发现文明——苏三的《文明学》
    • 解放的悖论
    • 21世纪的21堂课
  • 其他专栏
    • Music
    • Nancy Weekly
    • 美国制宪风云
    • 名家讲坛
    • 北美经纶
    • 今日加政
    • 睿眼历史
  • 会员
    • 关于续费
    • 会员分享
    • 会员分享投稿
    • 创建快捷键
今日美政2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015爱拉斯莫的生活与思想第十四节 惊人之作《愚人颂》(六)

Posted on 11/30/202410/27/2024

流畅版

问:爱拉斯莫要剥去国王、大臣、主教的画皮,看起来他的批判要不客气啦。

答:是这样,因为在 爱拉斯莫的天枰上,这些社会的领导者有着特殊的分量,因为他们的优越地位,意味着应担负的责任,但在他看来,很多王公显贵并没有承担起治理社会的责任。他说,“每一个国王在他的版图内都被置于领土的灿烂的上空。如果他的行为公正、廉洁,他就是一颗有着美好影响的启明星。如果他爆发出的力量是致命有害的,他就是 一颗可怕的扫帚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个为政府掌舵的人,他必须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去为公众服务,谋取公众的福利。他必须自身守法,否则他怎么能指望别人去守法呢?不过,国王却偏偏拥有最多的机会受诱惑而为恶。他身边最容易聚集起各类阿谀奉承的小人。这些小人会投其所好,用各种放纵、逸乐控制住国王。国王以为是他在管理手下,其实他是被臣下左右着,他把国土和官职卖给那些最奉承他的大臣。这些人每天动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侵犯搜刮民众的财产。爱拉斯莫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这是一种明火执仗的勒索,却披上了法律和公正的外衣。他们压迫民众,却又要涂上一层民众顺从的油彩,并让这油彩渗入到百姓的情感之中,让他们不再反抗,而是耐心地去承受压迫和勒索”。

问:这不就是拉波哀西所说的让民众自愿受奴役吗?

答:是的,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切专制暴政想方设法要达到的目的。爱拉斯莫让他的读者去想象有这样一个人,“他对自己行业的法律制度一无所知,对公众的善怀有敌意,只对自己的个人利益感兴趣。他沉迷于快乐、淫逸,对学识恨之入骨,是自由和真理的公开敌人。他对普通人关注的东西漠不关心,他的公正与诚实的标准,就是他的个人利益与特权”。这个人是谁,爱拉斯莫没有明说,但是他说,“如果一位王子看到这幅肖像,然后把自己与这个人比一比,他肯定会为自己那王权的徽章而感到耻辱,深怕由于这种徽章而被人耻笑”。显然,他描述的这个形象,正是那些占据着王位却不称职的国王。而且,爱拉斯莫笔锋一转,就开始抨击国王身边的那些大臣,“他们虽然大多数是一些低级的、卑屈猥琐的吹牛拍马者,却各个大腹便便,趾高气扬,对自己的光荣和伟大深信不疑。但其实,他们的灵魂是无聊、空虚的,他们的天资超不过酒鬼与傻瓜,他们唯一的资本就是比谁离国王更近”。

问:爱拉斯莫的抨击,已经不是绵里藏针,而是直截了当了?

答:没错,但是你别忘了,他这是借愚夫人之口在说话。他说,这都是愚夫人说的蠢话,但其实都是他想说的大实话。但是,更大胆的是,他把矛头指向教皇本人,那可是当时基督教世界最有权势的人。所以这才能显示出爱拉斯莫的勇敢。首先,他指斥罗马 教皇伪装成基督亲自任命的教区牧师,实际上与基督是有天壤之别。我们知道,教会组织的立身之本就是宣称他们是上帝派往人间,代表基督来管理信众的神选之人。但爱拉斯莫却认为,他们完全配不上这份责任。他说,“如果他们能够仿照基督的生活,终身不辍地走上布道之路,垂顾世上那些贫穷困苦、衣不蔽体、饥寒交迫、饱受凌辱的人,如果他们想一想教皇pape一词所表示的父亲的含义,他们绝不会表现得这么糟糕”。爱拉斯莫这是在说教廷,乃至教皇本人,完全背离基督的榜样,不去为贫苦大众服务,而是腐化堕落得无以复加,本来pape这个词就是父亲,他要求教皇以信徒为子,给予关爱照护。可实际上教皇只是从子民那里横征暴敛,以供奉上帝之名中饱私囊。其次,爱拉斯莫指出,教廷的工作,只是为夺取教皇宝座,拉帮结派,行贿受贿,收买选票,甚至为了保自己宝座的安稳,靠下毒、谋杀种种暴力手段。爱拉斯莫说,“事实上,教会最嗜血、最残暴的敌人,就是那些不虔诚的教皇了。他们分派教职,从来不是为了基督的布道,他们通过金钱贿赂和买卖,把我们获得拯救的希望和结果,败坏得一干二净。他们把自己强加的解释,和败坏的传统,掺杂到福音中,用自己的淫乱和邪恶刺伤圣灵的心,使救世主的伤口重新流血”。这段批判真可谓淋漓尽致,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爱拉斯莫这种虔诚正派的基督徒,对当时教廷腐败的愤怒。也可以从中听出宗教改革兴起的隆隆雷声。

问:从这些话中看,爱拉斯莫的勇敢一点不在路德之下。

答:我完全同意你的判断。茨威格总结得好,他说,“路德和爱拉斯莫多次宣告了同样的思想,然而,爱拉斯莫只是触动了崇奉精神者,路德则由于他的号召力,马上变成了口号,成了沙场上的呐喊。爱拉斯莫是以精神的安宁为依归,而路德的目标,则是情感高度紧张和震撼的。所以,怀疑者爱拉斯莫,在最冷静最明白地说话时,才是强大的。而亢奋者路德,在愤怒和仇恨从口中放肆地迸出时,才是最强大的”。不过听友们可能会感觉到,爱拉斯莫的批判力道,一点不比路德弱。爱拉斯莫借愚夫人之口讲了那么多要人思索的话,但是在《愚人颂》的结尾处,他终于道出了究竟什么是愚人。他借用了柏拉图哲学中著名的“洞穴比喻”,柏拉图描述有些人终身被锁在一个洞穴中,他们只能看到洞外之光映照在洞壁上的影子,所以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但有人出了洞,见到洞外的真实天地,再返回洞中,告诉这些终身被镣铐束缚的人,他们所见只是虚假的影子。而这些始终没有出过洞穴的人,却嘲笑他,甚至有可能要干掉他。爱拉斯莫解释说,“他们中有一位走出洞穴,目睹了外部精彩的世界,当他返回洞中告诉其他人,说,他们犯了一个多么愚昧的错误,而这些洞中人,反而认为他是狂乱、愚昧的,要把他视为一个疯子而将其赶走”。所以《愚人颂》的迷底,是那些打开了自己的眼界,观察真实世界的人,反而被人称谓“愚人”,因为他们能洞察眼光被局限于洞穴中的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而在洞穴中的人看来,见到真实世界的人,是蠢人和疯子。爱拉斯莫没有明说的意图是,这些看到了外部世界,看到了阳光照亮的真实世界的人,才是聪明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会碰到“洞穴困境”,把虚假当真实,不仅不自知,还把揭示真相的人,当作骗子和愚人。爱拉斯莫借愚夫人之口告诉我们,愚蠢和智慧的分界,在于你是否有追求真知的勇气。愚蠢的表面下,可能藏着真正的智慧,而表面上的自以为得计,却可能是最大的愚蠢。好,《愚人颂》我们就讲到这里。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同类标签文章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109)

近期文章

  • 美日建立新联系? 10/29/2025
  • 加拿大要出大四了? 10/27/2025
  • 109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大宪章之前的英国概况之四伽亚城堡的陷落 10/26/2025
  • 108-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大宪章之前的英国概况之三-狮心王-理查与-软剑王-约翰 10/25/2025
  • 萨科齐贪腐案详解 10/22/2025

分类

  • Music (241)
  • Nancy Weekly (89)
  • Uncategorized (20)
  • 今日加政 (31)
  • 今日美政 (1,097)
  • 会员分享 (13)
  • 北美经纶 (28)
  • 名家讲坛 (248)
  •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109)
  • 环顾 (26)
  • 睿眼历史 (50)
  • 美国制宪风云 (19)
  • 读书分享 (201)
    • 21世纪的21堂课 (78)

近期评论

  • Eric Potter 发表在《审判夏娃!》
  • adadaiyun 发表在《审判夏娃!》
  • YG 发表在《美日建立新联系?》
  • gangzhu 发表在《加拿大要出大四了?》
  • Charles H 发表在《加拿大要出大四了?》
  • Eric Potter 发表在《审判夏娃!》
  • mc303517@gmail.com 发表在《审判夏娃!》
  • Eric Potter 发表在《审判夏娃!》
  • Leo 发表在《世界金融的底层改变》
  • adadaiyun 发表在《审判夏娃!》
2025 年 10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9 月    

归档

  • 2025 年 10 月 (18)
  • 2025 年 9 月 (20)
  • 2025 年 8 月 (19)
  • 2025 年 7 月 (22)
  • 2025 年 6 月 (28)
  • 2025 年 5 月 (27)
  • 2025 年 4 月 (25)
  • 2025 年 3 月 (30)
  • 2025 年 2 月 (25)
  • 2025 年 1 月 (29)
  • 2024 年 12 月 (24)
  • 2024 年 11 月 (28)
  • 2024 年 10 月 (33)
  • 2024 年 9 月 (29)
  • 2024 年 8 月 (33)
  • 2024 年 7 月 (24)
  • 2024 年 6 月 (24)
  • 2024 年 5 月 (26)
  • 2024 年 4 月 (19)
  • 2024 年 3 月 (25)
  • 2024 年 2 月 (24)
  • 2024 年 1 月 (25)
  • 2023 年 12 月 (21)
  • 2023 年 11 月 (22)
  • 2023 年 10 月 (24)
  • 2023 年 9 月 (24)
  • 2023 年 8 月 (30)
  • 2023 年 7 月 (48)
  • 2023 年 6 月 (44)
  • 2023 年 5 月 (49)
  • 2023 年 4 月 (38)
  • 2023 年 3 月 (47)
  • 2023 年 2 月 (43)
  • 2023 年 1 月 (50)
  • 2022 年 12 月 (49)
  • 2022 年 11 月 (49)
  • 2022 年 10 月 (47)
  • 2022 年 9 月 (60)
  • 2022 年 8 月 (54)
  • 2022 年 7 月 (45)
  • 2022 年 6 月 (51)
  • 2022 年 5 月 (49)
  • 2022 年 4 月 (49)
  • 2022 年 3 月 (51)
  • 2022 年 2 月 (54)
  • 2022 年 1 月 (53)
  • 2021 年 12 月 (70)
  • 2021 年 11 月 (81)
  • 2021 年 10 月 (68)
  • 2021 年 9 月 (71)
  • 2021 年 8 月 (68)
  • 2021 年 7 月 (38)
  • 2021 年 6 月 (40)
  • 2021 年 5 月 (26)
  • 2021 年 4 月 (22)
  • 2021 年 3 月 (21)
  • 2021 年 2 月 (17)
  • 2021 年 1 月 (24)
  • 2020 年 12 月 (10)

标签

社会分析 (423)世界外交 (363)music (226)法哲推介 (198)发现文明 (118)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109)财经科技 (106)竞选消息 (95)去年的今天 (89)Nancy Weekly (88)政党斗争 (82)抗疫基建 (50)睿眼历史 (44)生命3.0 (38)丑闻曝光 (31)北美经纶 (22)国家安全 (21)环顾 (20)美国制宪风云 (19)延林视角 (19)最高法院 (18)解放的悖论 (18)堕胎控枪 (18)种族问题 (16)秦晖 (11)张千帆 (10)会员分享 (10)经史之间 (7)自由的基因 (6)加拿大大选 (6)杜延林 (6)思想操练公众号专辑 (5)
©2025 今日美政2 | Powered by SuperbThemes